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楼上

杜甫 〔唐代〕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站在楼头望着残破的天地,忧国忧民一筹莫展竟使人焦虑得不断地在抽拔着头上的白玉簪。
想到君王乃是在这三极以北,而我却飘泊在五湖之南,难以报效国家。
依恋君主,思念之心极其苦切,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
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可自救,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

注释
空搔(sāo)首:一筹莫展,搔头也无法解决问题。
白玉簪(zān):戴朝冠时用来插定发、冠的器物。
皇舆(yú):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
三极北:东西南三极之北。地有四极,长安在北面,故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于唐代宗大历四、五年(公元769—760)漂泊长沙时所作。代宗永泰、大历(765—766)之际,安史之乱虽已平息,唐帝国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盛世。河北地区为安史余孽的蕃将集团所控制,成了国中之国。吐蕃仍占有河湟,威胁京师。唐朝腹地的东西川、荆南等地,诸将拥兵自重,时有争斗。杜甫虽是在野之身,无官守,无言责,面对这样的情势,忧国情殷,不可自已,时发于诗。杜甫于大历四年正月中旬自岳州南行,经青草湖,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投奔老友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刺史韦之晋,而到达衡州时韦之晋已改任潭州刺吏,于是又折回潭州。四月,韦之晋病没,四月初八夜,长沙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臧玢之乱”,杜甫连夜逃难,这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诗人登楼远望,联想到现实是“乾坤含疮痍”,而自己却是“无力整乾坤”,一筹莫展的诗人唯有“空搔首”。颔联写京城远在极北之地,自己却身在五湖的南面。颈联写诗人始终将救民于水火的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尾联直抒胸臆,写在动荡乱离中,诗人自己尚不可自救,更以何来报国,只怕会老死湖南,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取境阔大而描摩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全诗感情深婉悲切,是杜甫忧国忧民胸怀的真实反映。

  首联以“天地”二字点题,登楼四望,俯仰苍茫,念天地之悠悠,伤祸乱之未已;虽济世有心,而回天无力;于是搔首踟蹰,凄怆感发。这就是此诗首联的意境。 “天地空搔首”句,笼罩全篇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刻。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81篇诗文 ► 219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居易〔唐代〕

谁道群生性命微?通常骨肉通常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夜

白居易〔唐代〕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门前 一作:前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青萝

李商隐〔唐代〕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