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金楼子后

李煜 〔五代〕

梁元帝谓:王仲宣昔在荆州,著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后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文武之道,尽今夜矣。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后一辙也。诗以慨之。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元帝曾说,王粲在荆州为刘表效命时作了数十篇文章,后来荆州被攻破,王粲便将自己的文章全部烧毁,仅留了一篇。当时的文人名士看到后都称赞写得好,然而遗憾不可看到全貌。后来都城江陵被西魏宇文泰带兵攻陷,梁元帝也将自己所藏的书全部焚毁,说:文王、武王的治国修身之道,到今夜完全消失了。为何与荆州沦陷时焚毁书籍的事情千篇一律啊。于是作诗表示感慨。

王粲和梁元帝十分爱惜自己收藏的书籍,但在自己所在的城池被攻陷以后,却一把火烧掉了自己所有的珍藏。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未赶尽杀绝,才能使那些残留的诗文保存到今天。

注释
金楼子:书名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是李煜读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后题写其书后的一首诗。据诗前小序,李煜《金楼子》后,对读《金楼子》所述的焚书事件深有感慨,便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见于宋代无名氏的《枫窗小牍》,云:“余尝见内库书《金楼子》有李后主手题曰:梁元帝谓王仲宣……”可见,《枫窗小牍》作者曾在皇家书库见过梁元帝的《金楼子》,而此书正是赵匡胤从南唐那里掠夺来的,显然曾为李煜所有。据此,此诗当作于李煜入宋之前,也可能是即位之前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东篱子.李煜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26-128
2、 蒋方 编选.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5-69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题写于梁元帝萧绎所撰的《金楼子》书页之上,主要内容是抒发对梁元帝萧绎焚书之事的感慨。不过诗中所言焚书的史事是两起,这两起历史事件却不是一回事。

  焚书之事,历来最为士人所痛心。书是人类经验认识的结晶,是知识的储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得以沿袭的重要载体是属于人类的财富。焚书之事并不始于秦始皇,焚书之事在秦之后也屡屡有之。不过,秦始皇的焚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焚书事件,以至于遮掩了其他的焚书之事。假如就书籍而言,秦始皇的焚书所产生的损失却未必大于梁元帝萧绎的焚书。秦始皇焚书影响之大,一是因为是统一政权所采取的大规模行动,地域之广,涉及的人群之多,

展开阅读全文 ∨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刻。► 69篇诗文 ► 18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溪子

毛文锡〔五代〕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金尊满,
听弦管。娇妓舞衫香暖。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僧梦微房

修睦〔五代〕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
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五代〕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