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数峰亭记

戴名世 〔清代〕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吾卜居于白云,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能乐也。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但是高。盖屋面西南,而此地面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其上有古松数十株,皆如虬龙,他杂树亦颇多有。且有隙地稍低,余欲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池之东北,仍有隙地,可以种竹千个。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计凿池构亭种竹之费,不下数十金,而余力不可也,姑预名之,以待诸异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天性爱好山水,而我们桐城县的山水特别秀丽,优于其他县。我选择在白云居住,离县城二十多里,前后左右都是平缓的丘冈,绵延曲折,层叠不尽,而惟独没有大山;水则只有池塘和人工修建的小水塘而已,也没有大江大河。至于环绕四周的远山,有的在十里以外,有的在二三十里以外,浮动着雾气,一片碧绿,层层叠叠,立于云外。我曾经认为观赏远山意趣更好,因此这里虽然没有大山,也未尝不令人愉悦。

  出了大门,沿着院墙向东,有平缓的土丘,土丘的尽头土堆突然升高。大概由于我盖的房屋面向西南,然而此地却面向西北,因此西北方的各个山峰都侍奉在我的襟袖之间。山上有古松数十株,株株都像盘屈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戴名世仕进无望,大有归隐故园的意向。于是以自己十五年教书所得的近千两银子委托友人赵良冶购田十五亩、筑新宅一区,叫做“砚庄”(今属桐城市孔城镇清水村)。不久,戴名世卜居白云岗,著书之余,登岗远眺,历历在目的“西北诸峰”给予了他无穷乐趣,于是他提前预写了这篇《数峰亭记》。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怀志等编.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第162页

赏析

  第一段写居白云岗,喜得闲看远山的乐趣,先实写空间,言所居之白云无大山大流,接着由近而远,言看远山更佳;第二段写拟构“数峰亭”,将营造幽雅怡人的佳境,承前述提出未来欲凿池、种竹、筑亭的计划。写作风格清新可爱,简洁锋利,生动酣畅,别有慢摇,是“实空间”与“虚时间”结合的佳作。

  第一段开篇明义,提出“余性好山水”,与山水有缘、与大自然有缘。接着叙述“山水奇秀,甲于他县”的桐城故乡。作者“卜居”的白云,“独无大山”,“亦无大流”,然而幸有“逶迤”的平岗,“环绕”的远山,能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接着作者便以浓墨重彩写出“看远山”的佳趣:“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在读者面前展示一

展开阅读全文 ∨
戴名世

戴名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白云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白云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白云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白云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白云墓”。► 8篇诗文 ► 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陈洵〔清代〕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燮〔清代〕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纳兰性德〔清代〕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扫码下载

古诗文网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3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