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秋望

杜牧 〔唐代〕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白云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白云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白云:指终白云,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白云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北京:线装书局,2007:375
2、 严华银.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名句篇200(名师导读美绘版).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69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64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因此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在庆.杜牧诗文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84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28篇诗文 ► 34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已凉

韩偓〔唐代〕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猩色 一作:猩血)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咸阳值雨

温庭筠〔唐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