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

应玚 〔两汉〕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可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日出,朝霞涌起,而且飘浮在高高的上空,到了日落时,浮云又归入它生出之地。
与亲友分别,身行役在外,而心却怀恋故土和亲友,悲哀的感情不可用语言表达出来。
想到路途遥远,需要跋涉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荣归故里。

注释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境外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四海之内,简称海内,或四海。海内有天下、国中之意。
行役:外出服公役,这里指应玚北上投奔曹丕。
旧土:故乡。
悲思不可言:悲哀的感情不可用语言表达出来。
悠悠:遥远的样子。
旋:返还,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所与别者是何人难考,但从诗的内容中可知,是怀念故土。应玚是汉末应珣之子,汉汝南人。应玚离家出游,求仕于外,选择贤主,献身效力。应玚投奔曹操,成为建安七子之一,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巍,李文禄.《建安诗文鉴赏辞典》.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13-516页

赏析

  这首诗一共六句,分三层,抒发离家求仕的复杂感情。情与景相间相融,夹以议论。反映汉末一代有抱负青年在乱世中创业,为实现统一安定的能施展才智的理想社会而奋斗,虽为知己者死,但死而无怨。这是时代精神的艺术个性化。时代的共性深寓在艺术个性之中,隐现着个性美与人情美的质愫与基因。

  诗的开端两句直接入题,写别时景象,暗扣诗题离别后的感伤。“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这两句是触景生情,目及早晨朝霞涌起,由此自然现象,想到浮云升起,飘浮天上,可是到了晚上还是要回到故山,有自己归宿之处。暗示出自己离家外出,如天上浮云一样,飘泊海内。晚年能否落叶归根,重回故土,前途茫然,不能知。比拟

展开阅读全文 ∨
应玚

应玚

应玚 [yáng](177年—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应玚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与其弟应璩齐名。明人辑有《应德琏集》。► 7篇诗文 ► 1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出师表

诸葛亮(存疑)〔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能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能息;事不能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续,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观涛诗

徐防〔两汉〕

云容杂浪起,楚水漫吴流。渐看遥树没,稍见远天浮。

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不测沧溟旷,轻鳞幸自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上野博览会二首 其一

蔡寅〔两汉〕

珠婢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蓬仙游戏三千界,海客赢奇百万钱。

倒影楼台金碧水,嬉春裙屐绮罗天。五光十色心魂醉,米锦欧花各斗妍。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