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唐代〕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送为大家一种解决疑问的方法,这个方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测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分辨木材需要等待七年。
周公在流言蜚语的日子里也会感到害怕,王莽在篡位之前也是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方法,办法。
决:决定,解决,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办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别,而不可只依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该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本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办法,并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办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084篇诗文 ► 136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钓鱼湾

储光羲〔唐代〕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夕

崔涂〔唐代〕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春唯 一作:春移;满镜 一作:两鬓)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信怨

王昌龄〔唐代〕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