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增田涉君归国

鲁迅 〔近现代〕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的祖国正值风景美丽的秋天,枫叶在微寒的秋光映照下更加红艳。
我却想象古人那样折柳为大家送别,心则随着东去的船回忆起在日本度过的青年时代。

注释
增田涉(1903-1977):日本的中国文学科研者,曾任日本根岛大学、关西大学等校教授。1931年他在上海时,常向鲁迅请教翻译《中国小说史略》等方面的问题。著有《中国文学史科研》、《鲁迅的印象》等。
扶桑:日本的别称。
丹:红色。嫩寒:微寒。
折垂杨:古人折柳赠别。
东棹(zhào):东去的船。华年:华同花,华年即如花之年,青年。此处指鲁迅留学日本时风华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增田涉于1931年3月来到上海。由内山完造联系,见了鲁迅,直接向鲁迅请教鲁迅所著《中国小说史略》、《呐喊》、《彷徨》和杂文、散文等有关问题。从3月中旬至7月中旬,鲁迅每天下午抽出三小时左右,用日语向他介绍。他们相处很融洽,友谊渐增。同年12月,增田涉离开上海回日本时,鲁迅作此诗赠别。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志军.鲁迅诗歌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89-90页

赏析

  “如丹”的“枫叶”,和似霞的樱花一样,是扶桑之国“水木明瑟”的景物留给诗人鲁迅最为鲜明、深远的印象。辛稼轩词《临江仙》有“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之句。辛稼轩所写的“嫩寒”,是残冬的轻寒,作为意象,与“春风”相对立;鲁迅笔下的“嫩寒”,是“冬暖”的“景暄”,作为意象,与“枫叶”相映照。“枫叶如丹照嫩寒”是暖色调和冷色调、暖意和寒意的对比、交流和融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意象”,则赋予扶桑秋光以明媚秀丽、生机盎然的个性。这是“景语”,更是“情语”。诗人想象中明丽热烈的扶桑秋景,寄托着他对即将归国的“远客”的殷殷祝愿,更寄托着他对逝去的青春“华年”的深情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科研、文学史科研、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讲解和古籍校勘与科研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绝·莫干山

毛泽东〔近现代〕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近现代〕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夕、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酉五日客深圳作

陈寅格〔近现代〕

照影湘波又换妆,今年新样费裁量。
声声梅雨鸣筝诉,阵阵荷风整鬓忙。
好扮艾人牵傀儡,苦教蒲剑断锒铛。
天涯节物鲥鱼美,莫负榴花醉一场。

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