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凄凄切切

纳兰性德 〔清代〕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冷冷清清又到深秋时节,菊花开遍;夜深入梦之际捣衣声仍没有停歇的意思,杂乱鸣叫的蟋蟀声彻夜不停。
人生如燕转眼人去楼空,无心弹奏乐器丢在一旁。又是这般晓风残月的情景,只是到如今不禁触动心绪,又添了很多新愁。

注释
切切:哀怨、忧伤貌。
黄花节:指重阳节。黄花,菊花。
砧(zhēn)声:捣衣声。
蛩(qióng):指蟋蟀。悲咽:悲伤呜咽
弦索: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触绪:触动心绪。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编著.《最美还是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第79页
2、 纳兰性德.纳兰词 (平装).北京:万卷出版公司,第1版 (2012年7月1日):178

赏析

  纳兰写的这首词是一首触景伤情之作:在这惨淡的深秋之时,一切都变得凄凄切切,无限悲凉。那梦里的砧杵捣衣声还没停下来,又传来蟋蟀嘈杂的悲鸣声。您曾居住的楼空空荡荡,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惨淡凄绝,如今一起涌人眼帘,触动无限清愁。

  开篇便写到凄凄切切,道出内心悲凉,接着写道时节正逢黄花节,黄花节是指的重阳节,而所谓的黄花,便是菊花。这是纳兰又一首重阳佳作,借着重阳时节,抒写内心的情绪。在词中,纳兰永远是悲伤的。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纳兰用惨淡来形容黄花节,以示自己哀怨的心情。或许,在深秋时节,万物萧条,看到任何事物都会觉得无限悲凉。

  而接下来这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纳兰性德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并获得了二甲第七名的成绩,康熙皇帝授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词人作品此首词正是创作于作者任职御前侍卫的第二年。同时,这首词也是作者在重阳佳节为感爱妻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纳兰性德著;梦远主编.《纳兰词全解 超值彩图白金版》: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第165页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信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阶段,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历经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08篇诗文 ► 111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铭

吴汝纶〔清代〕

远观山色,年年依旧如新,近视人情,慢慢不同往日。
诗朋酒友,日会三千,知己心人,百无一二。
花开兮,蝴蝶至,人困兮,亲戚疏。
时来,谁不来;时不来,谁来。
自跌倒,自爬起,靠人扶,都是假。
亲戚朋友,说的是隔山话。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清代〕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丑奴儿令

龚自珍〔清代〕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

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