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纳兰性德 〔清代〕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巧。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连绵不断的雨如同剪不断的哀愁,依稀记得去年我们到杏花园游玩,还一起攀上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巧利落。
香炉中的熏烟轻轻地萦绕,双袖在炉火映照中泛着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胀红了酒晕。人间何其广大,竟然还是无处寻觅、亦无处寄托那一份多情。

注释
伏雨:指连绵不断的雨。杜甫《秋雨叹》诗:“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高摘:攀高折花。
斗轻巧:与同伴比赛看谁的动作更迅捷轻快。轻巧,多用以形容女子体态的轻快、灵活。
炉烟:香炉中的熏烟。
酒晕:喝完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陆游《宴西楼》诗:“烛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在这一年,纳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女子离开了人间。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他浸着泪水的墨笔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他在一首《沁园春》中写道: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纳兰性德著;聂小晴注译.纳兰词全编笺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8:第112页

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却不同于那种甜蜜憧憬的怀想,亦不是刻骨铭心的感念。假如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小令,那么非此二字莫可当得:阑珊。

  所谓“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巧”,正是“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的另一番写照。当年他曾和她一起攀上杏树枝头摘取花枝,比赛谁最轻巧利落,而今的杏花春雨一如往昔,而佳人已逝,以至于唯恐再见到杏花,触动自己的伤心事。睹物伤情,算是中国诗歌由来已久的传统。

  转到下片,出现一组精工的对句:“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这两句解释出来,就是熏炉上的烟气轻轻萦绕,双袖在炉火中映出紫红的颜色,身着青衫而脸上泛出了酒晕。句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信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阶段,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历经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08篇诗文 ► 111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慕遮

奕绘〔清代〕

送秋声,延暮霭。枫落江村,绕郭山如画。红叶题诗人好在。

流水无情,流入闲鸥队。路东西,林向背。片片离愁,禁得斜阳晒。

老气萧森呈艳态。洗尽铅华,不向阳春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咏风兰

纳兰性德〔清代〕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王士祯〔清代〕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