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出自唐代杨敬之的《赠项斯

解释: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势,因此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杨敬之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次读到您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您后觉得您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势,因此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注释
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
度:次。
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不解:不会。善:优势,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而且由于众口争传,逐步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未见有任何突出成就,只是由于有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的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之善“”,并且又“到处”“逢人”为之赞扬,完美的表现出一种高尚品德。

  “几度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人之间的赠答诗,应当是作于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项斯进士及第之前。项斯曾筑草庐于朝阳峰前,枕石饮泉,读书吟诗,长达三十年。项斯听说杨敬之最喜提携后辈,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谒这位前辈。杨敬之读了他的诗后大加赞赏,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长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60
2、 徐尚衡.中国诗词故事.江苏: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204

杨敬之

杨敬之(约公元八二o年前后在世),字茂孝,祖籍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安史之乱中移家吴(今苏州)。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前后在世。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元和十年在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3篇诗文 ►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