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闻雁

解释:在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里,独坐楼中书房听那北来的雁叫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韦应物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无穷无尽。
在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里,独坐楼中书房听那北来的雁叫声。

注释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眇(miǎo):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
悠:远。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参考资料:完善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
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导致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慢慢沥沥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由于云山阻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公元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达滁后不久写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学锴.唐诗名篇鉴赏.合肥:黄山书社,2008:144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589篇诗文 ► 1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公众号

扫码下载

古文岛顾客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 2022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