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楼

朱诚泳 朱诚泳〔明代〕

百二金汤浮六幕,凭虚如上蓬莱阁。九州下视不盈眸,何用盘游纵骝骆。

幸分茅土守西方,景行东平为善乐。金罍有酒谩如泉,燮理浅深随便酌。

中人掖我登云梯,长恐檐头星斗落。终南泰华献奇峰,万朵芙蓉簇花萼。

有时金碧变云霞,似避吾诗愁律缚。北辰拱捧望神京,天柱高悬云漠漠。

丹心飞绕紫宸居,恨不当轩展葵藿。回头有泪洒松楸,雨露寒霜感丘壑。

龙蟠虎踞本天成,马鬣牛眠欣有托。浩歌穹壤不胜情,歌罢清风起寥廓。

坐听佩响落珊珊,恍惚仙人下黄鹤。

朱诚泳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1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国论

李桢 李桢〔明代〕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因此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因此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能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因此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因此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可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可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旦狱中自制弃纸灯笼狱卒以无文彩索诗赋此 其二

杨继盛 杨继盛〔明代〕

有月何须烛,无云不怕风。借谁竿百尺,光照九天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沟水诗

刘溥 刘溥〔明代〕

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

扫码下载

顾客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3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